位於亞維儂的夢幻民宿

【法國蜜月自由行】L’Art de Vivre美好生活:從巴黎到南法,一段尋找靈魂共頻的旅行


2018 年,我們從巴黎出發,展開為期 30 天的法國蜜月自由行,自駕走過亞維儂、小鎮與海岸,體會何謂真正的L’art de Vivre。

在Avignon民宿裡做了好幾頓飯,想起那時的環繞著的氣味和光線,應該是此生最幸福的時刻之一
在Avignon民宿裡做了好幾頓飯,想起那時的環繞著的氣味和光線,應該是此生最幸福的時刻之一

2017年11月25婚禮的當晚,最後一位賓客的後腳才剛走,我們用光速換下華服,接著直衝桃機。不到三小時,雙腳就在宿霧國際機場落地。這趟pre-honeymoon只是開端。真正的蜜月則是到了隔年2018年的秋天,在法國為期近一個月的旅行才真正地展開。

我倆在法國從巴黎一路自駕玩到尼斯,就算是時隔多年後回想,一切都還是如夢似幻。


繞過戰神廣場後方後隨手拍下的巴黎鐵塔美景
繞過戰神廣場後方後隨手拍下的巴黎鐵塔美景

巴黎:兼具惡名與美名的浪漫之都

花都承受著世人所有賦予她的浪漫美名,事實上我對巴黎卻完全沒有任何幻想。相比多數人去過巴黎後的幻滅,這座兼具惡名與美名的城市卻意外地令我無比驚豔。多數觀光客所遇到的諸如偷竊、法國人的冷漠、蒙馬特(聖心堂)知名的手環黨等等,在我們的旅程之中,頂多某日在地鐵遇上渾身惡臭的流浪漢之外,在巴黎的一切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好得太多。連前往巴黎的各大知名景點都未遇上洶湧的人潮,甚至我還拍到了幾近空景的鏡廳。

當時住宿的飯店位於地鐵Odéon, 一家叫「聖安德烈藝術走廊」的老飯店。我們的房間被安排在頂樓,飯店卻只有一座鋪上地毯的寬大木製樓梯。先生一手各扛一個26吋行李,亦步亦趨地踩著吚呀作響的樓梯,在薄涼的秋日巴黎,滿頭大汗地抵達頂樓的房間。

那是我們到達巴黎的第一天。

巴黎漫步:63123步的城市探險

我們搭乘凌晨抵達戴高樂機場的航班,記得放好行李後,出門的時刻才早上的六點半,空氣還蒙著一層薄霧。我們就這樣走啊走著,登頂了聖母院的高塔,走過了塞納河的左右兩岸,晃進了大小皇宮的前庭後院,就那樣不停地走著。

於是在2018年的10月16日,我們在巴黎的首日就走了63123步。

過了一周,我們趕著傍晚在里昂車站發車前往亞維儂的TGV,因為我在搭機前發現位在飯店對街小巷裡,驚人美味的甜點。差點就錯過了當初早鳥搶下的優待車票。

La Jacobine 位於 Cour du Commerce Saint-André,買了來不及吃,到了亞維儂的飯店打開來吃下第一口時瞬間懊悔沒再多買幾個。
La Jacobine 位於 Cour du Commerce Saint-André,趕火車買了還來不及吃,直到了亞維儂的飯店打開來吃下第一口時瞬間懊悔沒再多早個幾天去吃。

南法:如夢似幻的慢活時光

若我說過巴黎對我來說是美好的,那南法就像一場夢境。每個小鎮真的就如同風景明信片的如詩如畫,而我們就這樣身置其中,像誤入花園的野貓,睜大了眼睛甚麼都好奇,又怕甚麼都沒看夠。

貫徹生活美學的南法民宿

在南法陸續住了幾間bnb。除了最後在尼斯的多少有些令人失望之外,其他的甚至都比完美還要更令人讚嘆。當時在亞維儂的一間bnb住了好幾天。初時在網頁上看見時,甚至還不敢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地方。

在南法的日子,時間不是錶面上的數字概念,而是隨著肚子咕嚕叫聲響的程度以及日頭移動的方位來感受的流動。我們用著滿布氣孔的法棍配上諾曼第奶油和蜂蜜的早餐,而後外出漫無目的地開車晃蕩;午餐在餐館享用當地的佳餚,下午則上市場採買食材;晚上兩人在民宿聽著音樂煮飯,再把煮好的大餐通通送進胃袋裡,接著泡澡,看書和聊天,然後入眠。

在Arles的民宿廚房比較小而美,老公醃了的香草羊排吃不完留給了房東。房東品嘗過後喜歡到特地來問食譜。
在Arles的民宿廚房比較小而美,老公醃了的香草羊排吃不完留給了房東。房東品嘗過後喜歡到特地來問食譜。

靜謐早晨裡的靈魂共鳴

在亞維儂那幾日的某日我起的特別早,民宿玻璃屋廚房透進清晨微光,手中那一杯氤氲繚繞的咖啡,世界之於我是如此的靜謐安詳,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我的感官盡情地品嘗當下所身處的空間和氛圍。

在那一刻我感覺到,在生命中會有許多重要的時刻,而這一刻,就是那其中一瞬。

我找到了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的模樣。

在Avignon住到的人生民宿,在玻璃屋廚房裡做了好多頓飯,心靈和感官都被滋養的豐盈
在Avignon住到的人生民宿,在玻璃屋廚房裡做了好多頓飯,心靈和感官都被滋養的豐盈

L’art de Vivre:隨著時間流動的生活藝術

過了這麼多年,經歷過了這麼多事情。那天的那一個時刻,依舊深深刻印在我靈魂深處。寫下這些文字的同時,我彷彿又回到那個遙遠的過去,然而記憶卻像昨天一般鮮明。美好生活,就是能不斷地在日常的點滴中,找到與靈魂同頻的共振。2018年的十月二十五日,我的靈魂第一次感受到了這樣的共振。

我想把平凡日子裡,那些頻率相同的振動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不管是關於飲食、旅遊、育兒、思考甚至只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不管振動的頻率或大或小、或強或弱,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L’art de Vivre, 生活即藝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